八个模型帮助打造度量模型(下)(3)

来源:人类工效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08月15日 04:43:3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)后续指标的追踪 这一个环节就是首位的环节了,其中包括验收和追踪两个步骤,在度量体系的标注线客观的捕捉其变量的特征,为后续的项目改版方向

3)后续指标的追踪

这一个环节就是首位的环节了,其中包括验收和追踪两个步骤,在度量体系的标注线客观的捕捉其变量的特征,为后续的项目改版方向提供线索支撑。

3. 第一步

凡事都需要有一个目标,确立体验目标就是体验度量的开始,清晰准确的目标决定度量体系的最终质量。这里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出用户的产品的体验目标。以下内容我以金融产品为例子,讲解每个步骤我们应该做什么。

1)利用kcon模型划分需求范围

体验和需求分不开的,在卡诺模型(KANO)中,将产品功能的需求分为五种属性:必备型需求、期望型需求、兴奋型需求、无差异型需求、反向型需求。以金融类产品为例子,我们需要找到必备型需求、期望型需求、兴奋型需求,来确定用户的需求都有那些。

2)通过定性、定量确定体验目标

也可以通过定性、定量的方式把划分后的需求,在梳理成以满意度、易用度、有效性为三个纬度的体验目标,比如:

满意度:产品内务对用户的吸引力、产品界面是否美观友好、给人舒适感觉、客服是否专业性高、可以及时有效地回复用户问题、用户对品牌是否表示认可、是否用户对品牌有赞美,用户对产品是否有信任感觉、用户是否愿意持续使用产品等。

易用性:是指产品功能对用户的难易程度,比如功能入口是否容易识别,用户是否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、产品操作步骤是否简单符合用户习惯、用户在浏览内容适合时是否可以快速阅读和理解、产品对用户不恰当的操作是否有提示和限制,产品对用户的错误操作是否有提示,用户能否快速地知晓产品的使用等。

有效性:用户账户资金是否安全、产品提供的内容服务是否有价值、用户可以顺利完成核心任务、产品基础功能是否健全完备、产品提供的信息内容是否准确完整、用户查询信息和提交信息是否能即使响应、产品运行速度是否稳定。

4. 第二步

1)筛选最佳度量模型或者工具

前面讲了很多关于度量模型的知识点,如果你在之前的工作中没有接触到度量提醒,那么这里我将讲解一些关于“怎么选择度量模型”的办法。

行业界内的体验度量上的方案,大致可以用“客观度量、主观度量、主观&客观结合度量”这三个纬度进行区分。

  1. 客观衡量法:通过数据埋点监测用户行为数据。比如经典的 PULSE 模型,还有大家熟悉的运营指标,活跃用户数、留存率、点击率等等。
  2. 主观衡量法:就是收集用户主观的评分。比如满意度、费力度,可用性测试量表(如SUS)等等。
  3. 主观+客观衡量法:把用户行为数据和主观的评分结合起来,多数用归一化方式得出一个总分,把分数划分成不同档次作参考。比如Google 经典的 HEART 模型,PTECH 模型,阿里云UES模型、58同城B-Metric等等。

*在这里我还是比较推荐使用 HEART 模型(Google),因为它的五个纬度包含了定性和定量两个数据纬度,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解析产品。

2)结合数据验证模型

上一篇文章《数据认知篇》简单的介绍几种数据测试的方法,比如A&b TASR测试、灰度测试、可用性测试的方法,这里就可以派上用场。

通过测试中的订单量、点击率、活跃度的数据波动我们可以直观地对应出我们产品质量、系统性能等的体验类型的问题。这样我们的体验度量体系的雏形就搭建完成。

5. 持续监测,不断优化

最终我们集合成这样的表格就可以了。度量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具体的体验问题以及后续的改进方向。

  • 明确体验目标:我们产品目前存在什么体验问题,它的严重程度有多少,是否对产品的盈利造成影响。
  • 改进方向:我们要改进什么场景,要用什么设计策略,怎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等。

四、心得总结

文章来源:《人类工效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rlgxx.cn/zonghexinwen/2021/0815/517.html



上一篇:职业工效学与我们的健康
下一篇:揭秘全新一代“飞天”舱外航天服

人类工效学投稿 | 人类工效学编辑部| 人类工效学版面费 | 人类工效学论文发表 | 人类工效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人类工效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