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人类工效学》投稿方式[10/06]
- · 《人类工效学》数据库收[10/06]
- · 《人类工效学》栏目设置[10/06]
- · 《人类工效学》刊物宗旨[10/06]
- · 《人类工效学》征稿要求[10/06]
钱学森炎黄子孙的科学名词必须要有中国味让崇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1985 年 4 月,全国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成立。在成立大会上,一位在委员会中没有任何职位的科学巨人发表讲话,要求为科技术语命名,“不要忘记我们是炎黄子孙,我们必须遵循中国
1985 年 4 月,全国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成立。在成立大会上,一位在委员会中没有任何职位的科学巨人发表讲话,要求为科技术语命名,“不要忘记我们是炎黄子孙,我们必须遵循中国取名时习惯,有中国味道。”他就是钱学森。 .钱学森不仅是我国航天之父,他还为我的科学界贡献了许多精彩的科学名词,如“激光”、“航空”、“航天”、“人体工程学”等。拜洋人、洋人的人岂会惭愧。
钱学森学过中西书籍,对书籍有广泛的了解。他既有严谨的科学精神,又有丰富的科学思想。他对科学术语的定义有着远超普通人的眼光。比如“激光”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,怎么翻译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。
激光不是一个词,而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的首字母。根据字面意思,当时的人将其译为“受激发射光”、“激光辐射放大”、“光量子”,为了便于说明,有人将发音直接译为“激光”、“蕾丝” 、“镭射”等,为了方便起见,这不仅叫啜泣,还会让人迷惑。
后来钱学森根据其物理特性将其命名为“激光”。物理术语审查委员会认为“激光”这个词有很好的发音和意义。不仅一目了然,还朗朗上口,所以“激光”成为了“激光”的规范名称,为科学界和社会各界所接受。
另外,“航天”这个词也是钱学森命名的。它的英文原文是Space,原译为“空间”,但“空间”给人的感觉很空虚,很难与太空旅行联系起来。钱学森的灵感来自毛主席的诗篇《观天千河》,命名为“航天”。
按照钱学森的解释,航空代表在大气层中飞行,空间代表在太阳系中飞行。未来,当人类想要走出太阳系,飞入银河系时,可谓是航天。虽然人类的技术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,但钱学森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,所以他早有准备。
1991年,钱学森写信给负责科技术语审查的钱三强。在信中,他以钱三强为师,对几个科学名词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例如,mesososcope这个词翻译成“Mesoscopic”的意思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,对应于介观物理学。但是不知道的人往往不知道介观是什么意思,所以钱学森建议应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改成“微观”,让宏观、细微、细微三个层次一目了然。
此外,钱学森还强调了纳米技术、人体工程学等词。他说,这些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非常重要,中文名词要适当设置。比如当时人体工程学就有20多个翻译。有的根据读音直接译为“ergang”,有的根据释义译为“ergonomics”,在科研工作中造成了一定的混乱。最终,钱学森将其定义为“人体工学”,沿用至今。
对于这种情况,钱学森想了想,表达了对科学家名词验证结果的尊重。在科学术语的回顾中,钱先生命名的生动、简洁、准确的术语就像他辉煌的一生,永不磨灭。
文章来源:《人类工效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rlgxx.cn/zonghexinwen/2021/0821/519.html
上一篇:揭秘全新一代“飞天”舱外航天服
下一篇:全国政协委员王涌天:虚拟现实具有广阔的应用